立足珠三角    拓展港澳  联通海外

解读丨川企首次入围国家级双跨平台名单,意味着什么?

 二维码 73
发表时间:2023-09-13 14:48来源:川观新闻


日前,工信部公布了2023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下简称国家级双跨平台)名单。其中,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电器)的长虹CHiM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东智同创C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双双上榜,实现四川在国家级双跨平台领域零的突破。


自2019年开始,工信部先后发布了4批国家级双跨平台名单。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川企努力了四年。首次入选即是“双黄蛋”,这意味着什么?


1.jpg


国家级双跨平台门槛有多高?


“工业互联网,可以把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仓储、客户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数据采集流转起来。”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佘堃介绍,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顾名思义是指在主营业务领域外,能够整合打通其他行业、其他领域信息数据的平台,能级极高。


近年来,我国正在加快构建“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级双跨平台作为综合型工业互联网的最高认可,其培育过程是极其艰辛的。


2019年,四川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指出,争创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平台。


从哪儿着手?四川省推进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四川省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综合型平台的目标,围绕全省万亿级支柱产业,实施“工业互联网行业领航者计划”,支持龙头企业打造行业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向制造资源集聚程度高、产业转型需求迫切的区域赋能。


据悉,经济和信息化厅牵头组建专家库对培育对象开展了跟踪辅导,并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年度重点任务定期开展平台建设应用专题培训。同时,经济和信息化厅还联动市州出台相关支持举措,鼓励地方结合产业特点和实际需求,对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给予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四年来,建设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四川各界形成共识。


为什么是他们?


成渝(成都)信息通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骆骁介绍,此次遴选国家级双跨平台主要围绕平台资源管理水平、核心技术水平、赋能成效、社会贡献度、可持续发展能力五个维度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评价,包括工业设备数量、工业模型数量、工业APP数量等多项细化指标。


“目前,长虹CHiM工业互联网平台贯穿了研发、供应链、生产制造、仓储物流、产品延伸服务全流程重点环节,覆盖家电、电子、轻工、机械、电力、轨道交通、 服务业、石化化工等8个行业。”长虹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中心总经理毕可骏说,长虹CHiM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了长虹电器在绵阳的三个工业园区,以及安徽美菱工业园、浙江加西贝拉工业园,接入工业设备八万余台,接入工业APP达2753个。


据了解,在国家级双跨平台的评选过程中,业内专家对东智同创C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技术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李晋航介绍,东智同创C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三跨”,从跨行业来看,平台赋能了从电力、装备制造到环保、服务、材料等多个行业;从跨领域来看,平台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延伸到供应链管控、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多个不同领域;从跨区域来看,东方电气集团本身在全国多个地区均有布局,平台目前已经实现了在成都、武汉、广州、德阳、自贡等多个地区的协同应用。


11.jpg


建成国家级双跨平台对四川意味着什么?


当前,我国正加快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成为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


“建设国家级双跨平台不是最终目的。”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工业互联网对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进行再造,进一步释放产业发展动力才是关键。


骆骁说,此次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的长虹CHiM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东智同创C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分别来自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对推动产业链相关企业在内、外部流程中实现数据驱动和智能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据了解,未来五年,四川的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将迈入全面扩展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75%,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突破90%。到2027年,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医药健康六大优势产业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


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进一步促进工业互联网发挥作用外,还将编制出台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五年行动计划、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建设指南、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方案等政策措施,并加大数字赋能深度行系列活动和专场培训力度,加快推动工业兴省、制造强省建设。